清燥湯

清燥湯朗讀

清燥湯中藥材詳解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清燥湯

處方

蒼術(米泔浸.一錢半) 五味子(十四枚) 黃蓍(一錢) 黃連(一錢) 白術(一錢) 橘皮(一錢) 白茯苓(去皮.一錢) 當歸(一錢) 人參(七分) 生地黃(七分) 麥門冬(去心.半錢) 神曲(炒.半錢) 豬苓(半錢) 黃蘗(酒炒.半錢) 甘草(半錢) 澤瀉(半錢) 柴胡(三分) 升麻(三分)

功能主治

六七月之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而熱旺,濕熱相合,而刑庚踏腸,故寒涼救之,燥金受濕熱之邪,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行走,不正,兩足欹側,以此藥主之。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食前服。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脾胃論》卷下:清燥湯

處方

黃連(去須)酒黃柏 柴胡各0.3克 麥門冬 當歸身 生地黃 炙甘草 豬苓 神曲各0.6克 人參 白茯苓 升麻各0.9克 橘皮 白術 澤瀉各1.5克 蒼術3克 黃耆4.5克 五味子9枚

制法

上藥哎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益氣養陰。治濕熱成瘺。腰以下痿軟,行走不正,或癱瘓不能動,兩足欹側。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375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摘錄
《脾胃論》卷下

《溫病條辨》卷二:清燥湯

處方

麥冬15克 知母6克 人中黃4.5克 細生地15克 玄參9克

功能主治

滋水清火。治陽明溫病,下後無汗,脈不浮而數者。

用法用量

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咳嗽膠痰,加沙參9克,桑葉4.5克,梨汁20毫升,牡蠣9克,牛蒡子9克。

摘錄
《溫病條辨》卷二

元·《蘭室秘藏》:清燥湯

組成

黃芪一錢五分(4.5克),陳皮、白術、澤瀉各半錢(各1.5克),茯苓、升麻三分(0.9克),炙甘草、麥門冬、當歸、生地、黃神曲、豬苓各二分(各0.6克),柴胡、黃柏、黃連、蒼術各一分(各0.3克)。

用法

上藥共為粗末,每服15克,水煎服。亦可改用湯劑水煎服,各藥用量按常規劑量。

功效

補腎益氣,清燥利濕。

主治

腎虧濕熱痿厥,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行步不正,兩足欹側,舌淡苔黃膩,脈滑。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幹燥綜合征、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病癥。

1.幹燥綜合征(個案):幹燥綜合征按癥狀應屬於中醫“煤癥”范疇,“潤燥”當為其正治之法,本方相關應用見於個案臨床報道。(《中醫藥學刊》2006年第1期)

2.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以本方聯合甲鈷胺治療44例,對照組44例予甲鈷胺治療,療效標準以四肢癥狀和四肢的神經反射及觸覺作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癥狀學評分主要方面,以多倫多臨床評分為標準。結果:治療8周後,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90.91%,優於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72.73%。(《中華中醫藥學刊》2012年第8期)

方解

本方用於治療痿證、厥證。方用補氣之黃芪,益腎固本之地黃,配以滋陰養血潤燥之麥門冬、當歸,化濕之茯苓、澤瀉、白術、蒼術、豬苓等。臨床應用以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行步不正為辨證要點。

現代研究

臨床研究通過經絡針灸、舒經活絡推拿結合清燥湯劑治療重癥肌無力的有一定臨床療效。

方歌

清燥二術與黃芪,豬澤升柴五味曲,參芩連柏草陳皮,麥冬歸地痿方推。

摘錄
元·《蘭室秘藏》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