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Mao Ye Shi Ye 別名 紫藿香、澀藿香 來源 藥材基源:為柿科植物巖柿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ospyros dumetorum W.W.Smith[Dmollifolia Rehd.et
()
《中藥大辭典》:豬肚 拼音注音 Zhū Dǔ 出處 《本草經集注》 來源 為豬科動物豬的胃。 原形態 動物形態詳"豬肉"條。 性味 甘,溫。 1《別錄》:"微溫。"
()
《中藥大辭典》:豬脾 拼音注音 Zhū Pi 別名 聯貼(《綱目》),草鞋底(《隨意居飲食譜》)。 出處 《本草圖經》 來源 為豬科動物豬的脾。 原形態 動物形態詳"
()
《中藥大辭典》:羊肚 拼音注音 Yanɡ Dǔ 別名 羊胃(張文仲),羊膍胵(《綱目》)。 出處 《千金·食治》 來源 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胃。 原形態 動物形態詳
()
拼音注音 Yu Mǐ Hēi Mei 別名 稔頭、棒子包、玉米烏米、玉米黑粉、灰包谷、苞米烏米 來源 藥材基源:為黑粉菌科真菌玉米黑粉菌寄生在玉米上所形成的孢子堆。
()
《全國中草藥彙編》:小一把抓 來源 蕨類中國蕨科小一把抓Aleuritopteris hopeana (C. Chr.) Ching,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雲南。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健脾胃
()
《中藥大辭典》:太白參 拼音注音 Tai Bai Shēn 別名 太白洋參、黑洋參(《陝西中草藥》)。 出處 《陝西中草藥》 來源 為玄參科植物大衛馬先蒿、粗野馬先蒿
()
《中藥大辭典》:天王七 拼音注音 Tiān Wanɡ Qī 別名 五轉七、白暴七、雞爪七 出處 《陝西中草藥》 來源 為忍冬科植物羽裂莛子藨的根。秋末採挖。洗淨,曬
()
別名 酸胖、哈爾馬格、唐古特白刺 來源 蒺藜科白刺屬植物甘青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以果實入藥。秋季果實成熟采收,曬乾。 性味 甘、酸,溫。 功能主治
()
拼音注音 Duǎn Bǐnɡ Fu Li Chonɡ Yǐnɡ 別名 青槓轉 來源 藥材基源:為殼斗科植物短柄枹櫟帶蟲癭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Quercus glandulifera Bl.v
()
拼音注音 Huan Cǎo 別名 小石斛、黃草、雞爪蘭、金釵草、吊蘭(《廣西中獸醫藥植》),耳環草、細草、小金釵、細環草(《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出處 《廣西民間常用
()
《全國中草藥彙編》:紅門蘭 拼音注音 Honɡ Men Lan 別名 寬葉紅門蘭 來源 蘭科紅門蘭Orchis latifolia L.(L.salina Turcz.),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 內蒙古
()
拼音注音 Jiǔ Niu Li 別名 川太、土萆薢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穿鞘菝葜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milax perfoliata Lour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採挖,洗
()
《全國中草藥彙編》:蕨麻 拼音注音 Jue Ma 別名 人參果、蓮菜花、延壽果 來源 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鵝絨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以塊根入藥。夏季採挖,洗淨
()
拼音注音 Jī Zhuǎ Qī 別名 天王七、五轉七、羽裂莛子藨 來源 忍冬科莛子藨屬植物莛子藨Triosteum pinnatifidum Maxim.,以根、果實入藥。秋末或早春挖根;7~8月
()
《中藥大辭典》:卡密 拼音注音 Kǎ Mi 別名 西伯利亞白刺(《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酸胖、哈莫兒(《內蒙古中草藥》)。 出處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來源
()
拼音注音 La Gēn Cai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巖薺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chlearia officinalis L. 采收和儲藏:春季采收,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佈
()
拼音注音 Lonɡ Yǎn 別名 桂圓 來源 見"龍眼肉"。 歸經 入心、脾、胃。 性味 甘、平溫、無毒。 注意 患有外感實邪,痰飲脹滿者勿食龍眼肉。 功
()
別名 澀藿香 來源 柿樹科紫藿香Diospyros mollifolia Rehd. et Wils.,以葉入藥。 生境分佈 雲南。 性味 辛、澀、微苦,平。 功能主治 清熱,消炎,健脾胃。主
()